清洁供热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但目前仍面临成本、补贴等发展难题。本文梳理了清洁供热的概念、技术、政策等内容,并分享了12份专家PPT,为朋友们深度了解产业提供参考。
清洁供热产业总产值已达到9100亿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国务院在《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精确指出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目前,清洁供热仍面临热源卖价低于成本,政府补贴压力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天然气等零碳低碳供热的成本比较高,市场竞争力差等难题。需尽快建立完善供热价格定价机制、构建精准补贴的制度体系,推动供热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了清洁供热概念、应用场景、关键技术、最新政策等内容,还分享了一套“清洁供热专家PPT”,希望能为大家全方面了解产业现状、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提供参考。在解答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套专家PPT:
PPT来自天津大学郑雪晶教授,介绍了双碳背景下城市供热系统的发展路径,提出了逐步替代热电厂和燃气锅炉,采用分布式可再生热源的思路。探讨了零碳热源的关键技术,包括太阳能集热场、地热能利用、空气源热泵等。
郑教授指出,充分的利用低品位余热、废热实现供热,仍是首选;智能“热网+电网”的联动非常必要;“双碳”背景下,热网将逐步接入更多可再生热源,输配灵活性的提升势在必行;未来5-10年,能源数字化将是助推低碳热网的关键和核心力量。
PPT内容系统全面,包含了供热系统智能化的前沿理论和技术,适用于供热系统的设计、运行、科研、设备研发以及人才培养。
PPT来自清华大学建杨旭东副院长,介绍了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的技术路径和推广模式 。
杨副院长分析了农村建筑用能现状,并梳理了国家清洁取暖政策。提出了北方农村清洁取暖的“四一模式”,包括低成本、高效、好运行和易复制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如低温空气源热泵、生物质清洁炉等。还探讨了农村能源转型,构建了未来农村能源发展模式和生物质应用模式。
清洁供热是指使用清洁能源或清洁技术进行供暖的方式,旨在减少污染和碳排放。通常包括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油等高污染能源。
太阳能供暖: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将其转换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热泵技术:热泵能够从空气、土壤或水中提取热量,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生物质能供暖:利用生物质(如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等)进行燃烧或生物化学转化,产生热能用于供暖;
工业余热回收: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于供暖或其他热能需求;
在我国,清洁供热技术已在多个地区得到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些地区的冬季较长且寒冷,供暖需求较高。
如京津冀地区:这些地区在推广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电供暖等清洁供热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东北地区:这些地区在冬季供暖中慢慢的变多地采用清洁能源技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清洁供热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积极和有潜力的。根据《中国清洁供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报告数据显示,清洁供热产业在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个产业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特别是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清洁供热已成为一个新风口。
截至2021年底,中国北方地区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25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超过158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超过70%。这表明清洁供热在中国北方地区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国涉及清洁供热的公司数达到8250家,产业总产值高达91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
清洁供热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例如,国家能源局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已经发布了多项政策和通知,支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暖工作,并为清洁取暖项目提供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清洁供热技术的应用和行业的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下,近期国家和各省市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来支持产业发展。
1、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要内容: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
重要内容: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向,支持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使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示范项目。
办法介绍:列入绿色低碳先进的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的参照技术攻关管理并按支持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控制,其他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的技术示范及应用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控制,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控制,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1亿元。
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探索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创新》
重要内容:其中提到,针对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能源产业生产、建设和运营期间的风险特性,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探索推进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保险创新,覆盖研发、制造、运维等关键环节风险。通过保险机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风险解决方案。为传统能源绿色升级改造提供保险保障。
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的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第一批清单共纳入47个项目,其中北京大兴区采育镇地热供暖示范项目、长沙机场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入选该项目清单。
5、国家财政部:《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重要内容:持续深入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围绕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40亿元,继续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8万亿元,将城中村改造、5G融合设施等纳入投向领域,将供热、供气等纳入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6、北京市发改委《逐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
重要内容: 适合使用的范围。有关支持政策适用于每年度实际发生采购、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2024年度政策支持期为自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可为单独设备购置,也可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设备购置的部分,政策期内实际设备采购金额应达到500万元及以上。
7、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十部门《关于全方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意见》
重要内容:提出推进新能源供热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本市将紧抓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两个关键,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实现新能源供热多元有序发展。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0%;到2030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5%。
重要内容:计划指出,全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地热能利用集中连片开发,建设郑州、开封、周口、濮阳4个千万平方米地热供暖示范区。因地制宜成片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支持平顶山、漯河、驻马店等市申报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落实清洁取暖补贴及价格实惠政策。
重要内容:方案强调,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程。稳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造,持续推动供热企业燃煤锅炉替代,重点推动老旧换热站设备更新,加大高效能换热器、变频水泵推广使用力度,安装在线调控智能化装置,提高供热管理效能。结合城市更新、“三区一村”(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约能源改造,购置更换建筑热泵。
10、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实施建议(2024—2025年)》(征求意见稿)
重要内容:有计划实施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多种新能源供热模式。全力发展清洁取暖方式。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一定要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
我国推动清洁供暖目的是治理大气污染,在双碳目标新形势下,化石能源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供热行业面临着从清洁供暖向低碳清洁供暖的巨大转变,任务艰巨,亟需加大对零碳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的支持力度。
热力价格与成本联动机制和定期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实施。政府制定的供暖价格与市场化定价的供热成本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燃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日渐增长,一些项目仅燃料成本就高于市场热力价格,热力价格与成本倒挂,供热企业亏损严重。电厂提前关停费用、供热管理改革和大规模技术革新增加的成本未能纳入成本核算、通过热价疏导,阻碍了供热行业的良性发展。
供热价格体系无分热源品种的热价。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热力市场是以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热力为基础的单一热价市场。在环境效益、零碳/低碳效益未纳入成本核算的环境下,与煤供热相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项目无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性差,无市场竞争力。
供暖价格制度没有对用户节能形成影响。目前供暖两步制热价的推广难度大,按面积收费的供暖价格对建筑节能、居民节能均无正向激励作用,难以推动建筑供暖行业能源消费量的减量化、低碳化发展。
目前供热经营管理大多采用特许经营权或经营权模式,由供热企业向当地政府申请或竞争获得,具有排他性。能否获得供热经营权,低碳清洁供暖需与煤供暖竞争;在特许经营的供热市场,低碳清洁热源需与燃煤热电联产热力竞争。在现有的政策机制下,很难并入热网。
我国的供暖补贴分为供热企业亏损补贴和城镇居民供热补贴两类。近年来燃料成本持续高位运行,供热企业亏损严重,地方政府补贴压力大。为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以初始投入补贴为主、运行补贴为辅的方式难以持续,亟待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供热行业是民生工程,享有较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北方集中供暖地区供热企业来提供的居民供热服务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生物质供热增值税100%即征即退。地热能、太阳能等零碳供热企业并暂时没有优惠政策。
清洁供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是一个巨大机遇,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文旨在帮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清洁供热的概念、应用场景、关键技术、重要政策以及面临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