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设施陈旧、管道老化、房屋保温效果差……在供暖季,不少老旧小区面临诸多难题,难以获得理想的供暖效果。为此,天津市近年来不断深化供热系统更新改造,提升智能化供热服务水平,创新完善供热服务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老旧小区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老屋”也变得更温暖舒适。
天津市河东区的王文芝住在一个老旧小区,过去几年,曾受冬季供暖效果不佳的困扰。这个冬天,得益于屋内散热器的改造更新,王文芝明显感觉到家里温度比往年同期提高不少。
2024年9月,天津市印发《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更新居民室内老旧供暖设施列入工作目标。除了更换暖气设施,为提升房屋的保温和气密性,天津还将外窗更新同步纳入以旧换新名录。据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统计,2024年,居民参与室内暖气设施更新50890户,参与外窗更新6511户。
天津市暖通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伍小亭说:“许多老旧小区室内暖气设施较为陈旧,直接影响供暖效率。房屋气密性不好导致住宅保暖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供暖质量。改造室内设施,可以明显提升供暖效果。”
除了用户端改造,实施管网整体改造成为天津市2024年供热设施更新维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老旧管网有几率存在管道腐蚀、堵塞、保温性能差等问题,导致热水在输送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改造管网并加强保温措施,可以更加好满足居民需求,也能够大大减少能量损失,降低能源消耗。”伍小亭说。
据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统计,2024年天津市完成“民心工程”供热旧管网改造178公里,结合“两重”项目累计改造1122公里,单户分环改造完成111.1万平方米,实施城市供热“冬病夏治”户内提升改造7638户。
“利用‘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我们对供热设施‘源-网-端’进行全要素更新,设施运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24-2025采暖季工单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上升,投诉率、设施故障率显而易见地下降。”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蔺金太说,2025年天津市还将继续推动供热旧管网改造工作,不断的提高老旧小区的供热效果。
“不少老旧小区的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天津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供热产业部经理张鹏说:“一些老年人在遇到用热问题时,很难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等信息化途径报修,而且即使拨打了电话,也常常会出现暖气故障、家庭地址表述不清等问题,影响了检查和维修效率。”
2024年,天津能源集团在供热区域内为75岁及以上老人开发了具备供热数据分析功能的智能“一键报修”终端。它体积小巧,外观设计像一个遥控器,白色设备上配有一块电子屏,显示着日期、时间、事项进程等内容,屏幕下方有“不热”“漏水”和“启动/确认”功能按钮,目前已投放1000余台设备。
“现在,要是遇到暖气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有这个设备的老人们连电话都不用打了,只需按一下这个按钮,修东西的人会第一时间联系上门进行检修。”张鹏说。
走进天津能源集团位于河东区的热电公司智慧供热运营中心,一面智能大屏详细呈现了供热参数、供热站运作时的状态、管网实时信息等内容。现场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监测着各项数据,刷新查看着各个供热区域的情况,确保供热管网正常运行。
“这是我们研发的智慧供热系统,可以综合天气情况、用户用热状况、管网运作时的状态,实时调整供热温度,做到精准供热、按需送热。”张鹏说,这不仅保证了用户室内气温稳定,而且如果管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系统会第一时间接到信息。
近年来,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逐渐完备供热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依托天津市智慧供热监管平台建立运行调度机制,形成市、区、企业“两级监管,三级联动”的运行调度体系。
蔺金太介绍,天津市目前实现了14座热电厂和574座供热站供回水温度、流量、燃气耗量等数据的24小时实时监测,平台内置智慧化报警算法,从供热启动、供热运行、能源保障、应急指挥等多维度开展运行调度工作。
程先生家住天津市河西区。小区建成20余年,每到供热季,暖气管道常常会出现漏点,供热效果不佳,影响居民生活品质。2024年供暖初期,程先生家里多日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他与邻居们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供热企业。
“虽然冬季改造暖气管道面临着需要暂停供暖、冻土层影响施工等现实问题,但是考虑到小区居民的迫切需求,我们仍旧是决定在年前从根本上处理问题,让大家过个好年。”天津津滨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佟丽丽说。
2024年12月底,改造项目开始筹备策划,供热企业联同城管部门、气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等各方主体制定实施工程的方案。2025年1月3日,项目正式施工,仅用时12天就全部完成了改造工作。
“大家如此用心地帮助处理问题,我们十分感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家的温度从始至终保持在20度以上。”程先生说。
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北方多地迎来寒潮,为了守护春节的温暖,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格外的重视供热服务的稳定与高效,成立了工作专班,确保从锅炉出水到管网巡视、再到应急抢修等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运行。
天津市北辰区朝阳路综合能源站严格落实管理干部一站一人驻场、供热管家等机制。站长杨玉泉说:“春节期间,我们从始至终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圆满完成供热保障任务。”
“供暖季还没结束,我们还需要在供热设施更新改造、服务保障机制、应急抢修措施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尤其关注老旧小区供热情况,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将有效的服务方法标准化、系统化、普及化,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冬日感受到家的温暖、社会的关怀。”蔺金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