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热电工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新动力供热高水平开展研讨暨技能展示会举行。会议从顶层规划到技能实践、从企业革新到城市重构叙述“零碳供热”的路线图。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动力局原副局长吴吟在会上着重,新动力供热是推进动力转型、完成“双碳”方针的要害途径。他指出,“十五五”期间需以安全保供为底线、碳达峰为方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式电力系统为支撑的绿色才智动力系统。他表明,“节能是底子,提高能效是根底”,应充沛的使用工业余热、热泵技能及跨季储热等手法,推进供热职业向“才智柔性”转型。他特别说到,我国可回收余热资源超13亿吨标煤,储热本钱远低于化学储能,新动力供热工业远景宽广。
国家发改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在会上着重,环境热能(空气、土壤、水体中的低档次热能)是尚未被充沛开发的可再次出产的动力。“热泵技能用1度电可奉献4份热,其间3份来自环境热能。”她呼吁,借《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次出产的动力法》修订关键,将环境热能归入法定可再次出产的动力领域,并树立热泵COP值合格核算系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魏庆芃教授着重,“高科技平民化”是完成“零碳免费”供热的中心方针。魏教授指出,取热才能与施工工艺的“剪刀差”是中心应战,需全职业协同霸占。他表明,应学习光伏降本途径,交融蓄能、低阻循环与风景电力,构建“地下换热+多能互补”的公正可继续系统,让“广西山区也能用上清洁热源”。
北京市城市规划规划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张文雍指出,“疆土空间规划是动力转型的中心抓手,需构建‘会集+散布式’系统完成资源精准匹配。”他介绍,北京煤炭消费比重已降至1%以下,新动力占比达14.4%,方针“十四五”末达15%。经过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项目,演示区域清洁供热份额超75%,碧波处理厂、六合村事例成效显著。他着重需将“双碳”方针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为全国供给“北京计划”。
北京市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热泵与储能推行中心主任许哲指出,北京供热系统重构是“双碳作业的牛鼻子”,当时燃气供热占比超95%,碳排放占全市10%以上,亟须转向绿色低碳。他提出“多点散布、多能耦合”六大途径,着重“电从远方来,热从本地生”,2050年将完成94%可再生动力主导、绿电供热全掩盖及才智化系统,燃气消费压降至32亿方,助力首都动力转型。
记者会上了解到,北京市新动力供热面积已打破1.34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量的11%,大兴机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项目经过地源热泵、中深层地热等技能完成低碳转型,四大中深层地热田开发潜力超5亿平方米,将成为未来主力热源。
|